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 
“数字中华鲟”公益项目发布 爱心人士可参与“公益放养”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3-05-25 00:45:11


(相关资料图)

近日,由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的“长江有鱼”项目最新发布子项目“数字中华鲟”。

中华鲟是长江水生生物的标志性物种之一,直接展现着长江“十年禁渔”的工作成效。“数字中华鲟”项目依托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对中华鲟种群的实时监测、个体识别、动态预测、环境评估及管理规划,实现流域“数字信息”的互通共享,为中华鲟保护搭建数字化技术载体,提升中华鲟保护成效,打造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生态旗帜。据悉,“数字中华鲟”项目今年计划开展不少于3场大型中华鲟放流活动,在省内不同江段和地域进行放流,目前正在征集合适的放流点,放流活动将于6月6日全国放鱼日以及秋季进行。

在刚刚结束的腾讯公益第二届湖北数字公益节上,由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湖北省慈善总会共同发起的“长江有鱼”公益项目火热出圈,为濒危鱼类保护而形成合力。“长江有鱼”项目以修复长江水生生态环境为最终目标,围绕“科学放流”的理念,探索公众践行长江大保护的可行途径,旨在引导、规范放生群体科学放流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鱼类及其他土著鱼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并参与长江大保护。

武汉渔政部门与慈善公益组织合作建立合法放流场所,结合中华鲟、长江鲟等旗舰濒危物种的科学放流示范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在合法渠道开展符合生态恢复科学要求的放流活动,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帮助长江濒危土著鱼类重回长江,截至目前,已累计放归一级保护鱼类数千条,二级和土著鱼类约16万条。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表示:“在各地倡导去建立公益放流站,让所有的热心于放生、放流的人都到公益放流站来放流,这样和监督管理部门合作,让监督管理部门来引导这种规范放流。”武汉通过组织公益性质的科学放流活动,探索以公益活动为契机,生态科普与放流实践相结合的生态环保新路径,极大提升了“公益放流”的社会影响力,也促进了“科学放流”深入人心。

目前,“长江有鱼”项目已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上线筹款2年,公众募款目标744万,目前已完成了65.26%的目标筹款。

5月23日,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称,通过政府主导、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武汉模式”已经建立。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