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次阅读崇祯皇帝的相关传记时,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又傻又倔,拒绝大清的和谈,明朝怎么会闹到灭亡的地步呢?"
这种说法其实非常可笑,一看就是大清入主中原之后散布的假消息。
由于大清是异族,所以在说起入主中原的原因时,总说是在为崇祯皇帝复仇,要干掉李自成。而在说起明清之间的战争时,又把战争原因强加给大明。
(资料图片)
按照当时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们大清热爱和平,一直想找机会与大明和谈,然后帮着大明一起收拾流寇。可崇祯皇帝又傻又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与大清和谈,所以我们只能被动选择战争。
对于这种论调,我们只要看看基本的历史事实就能知道:明清之间的战争,都是由大清主动挑起的,大明一直在被动应战,玩"城墙大炮"的防守战术。
大清想和谈的消息是假的,那么大明想和谈的消息是真的吗?
这个恐怕是真的,在流寇日益肆虐的时候,朝堂上传出来一种声音:我们应该与大清和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矛盾,此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当然有一定道理,只有集中大部分精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当前的事。如果精力分散,其结局很有可能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可上述假设,只是从最理想的结果来看。如果从现实出发,我只能说:提议与大清和谈,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如果与大清和谈,大清就会安分守己地待在北方吗?如果与大清和谈,每年就不用承担北部边防的军费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这种一厢情愿,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过。
六国都曾积极与秦国和谈,可现实是:无论秦国是否答应和谈,他们都没有停下过东进的步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打仗比和谈更能够方便快捷地攫取利益。在六国没能打痛秦国,没能提高秦国打仗成本的前提下,所谓的和谈不过是抱薪救火而已。不但不能遏制秦国的野心,反而为秦国提供了经济、政治和军事资源,进一步加强了秦国的实力。
真正成功的和谈,按我的理解,应该是像南宋与金国之间的和谈。
虽然南宋和谈遭受了很多非议,过程也有许多波折(包括岳飞被杀)。但从结果来看,南宋和谈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宋金之间实现了长久的和平。
南宋为何能与金国成功和谈?显然是因为南宋拥有划江而治的实力,金国进攻南宋必然得不偿失。在这种背景下,双方才能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虽然在和谈过程中,南宋吃亏更多一些。
如果明末某位官僚敢说:我能保证实现和平,就像历史上的南宋和金国一样,我估计整个大明朝堂都会把他供起来,因为这是佛祖才能做到的事啊。
此时的大清,已经降服了蒙古和朝鲜,毛文龙也早就进棺材了;此时的大明,已经几乎丧失了野战能力,内部流寇不停地闹腾。
再看军队,明末最强大的军队是关宁军,可关宁军面对大清的进攻,主力连城门都不敢出,让敌人一再率军深入长城,烧杀掳掠一番从容离去,就这种水平,怎么和谈?
在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指望一纸协议就能如何如何,那未免也想得太美了。
和谈的消息传来,翰林院修撰黄道周立刻表示反对,而他反对的点也很实在:敌强我弱,现在搞和谈不是一厢情愿吗?在这种背景下达成的协议并没有什么用,难道我们敢削减北部边防的军费吗?
无论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必不可久,即使款矣、成矣、久矣,目前宁远、锦州、遵化、蓟州、宣府、大同之兵,何处可撤?而遽谓款建虏后可撤兵中原以讨流寇,此亦不思之甚矣!--《国榷》·卷九十六。
这就是传说中的"不纳贡"?当然了,名义上的确不是纳贡,可具体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千万不要被网上流传的段子误导,什么"不和谈",只是没资格和谈而已。如果能和谈,能纳贡,能赔款,大明肯定也不会放弃的,毕竟名声总不如命重要。
黄道周说话挺实在,但没把话说完:无论是否与大清和谈,无论和谈是否能成功,北部边防的军费都是不能减也不敢减的。
和谈是杨嗣昌的建议,那是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事,早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就发生了袁崇焕被捕下狱,祖大寿率领关宁军不告而别的事,军阀本质暴露无遗。
此时祖大寿虽然已经不是关宁军首领,但关宁军首领是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换言之,此时的关宁军,依然不听崇祯皇帝的调派。
如果崇祯皇帝与大清和谈成功,并借机断掉关宁军的供应,会发生什么事?没饭吃的人会做什么事,大家可以尽情发挥。
如果事情真发展到了这一步,那崇祯皇帝就是标准的没事找事。
支持和谈的人,大都喜欢回避现实问题。除了杨嗣昌之外,后来又有一个陈新甲提议和谈,可陈新甲提出和谈已经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事了。
此时的大明虽然还没灭亡,但与后来的南明相比,也就是难兄难弟的水平。
在此之前的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清取得松锦会战胜利,李自成攻克了洛阳,张献忠攻克襄阳。
到了崇祯十五年,能老实听话的实力派,也仅剩孙传庭一个了。而就在这一年,孙传庭也被李自成打垮了。
此时的大明,不要说没有与大清相提并论的资格,就连与李自成、张献忠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左良玉和高杰等人不还是政府军吗?可他们只是挂着政府军的牌子而已,其行为与王朝末期的军阀没有什么区别。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神仙之外,谁还能救大明?
在崇祯皇帝执政的十七年时间里,长城以北逐渐统一,长城以南逐渐分裂;长城以北逐渐集权,长城以南逐渐衰弱;长城以北所控制的军队越来越多,长城以南所控制的军队越来越少。
这就是现实利益,可偏偏有人喜欢用孤立的眼光看待历史。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段话:"我大明终其一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话说得很提气,给人一种纯爷们儿的感觉,可这是事实吗?显然不是。
无论和谈是否能成功,其根据都是现实利益,而不是什么名声和气节。喜欢有事没事谈名声和气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喜欢装大尾巴狼。
想当初,大明为了避免双线作战,开始扶持蒙古牵制后金(当时还不叫大清)。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大明开放广宁镇为通商口岸,方便蒙古与大明进行贸易。除此之外,大明每年都向蒙古首领林丹汗赠送白银,最初只是千两,随后逐年增加,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达到十二万两。
大明为何不与大清和谈?并非为名节所累,而是客观条件欠佳,在我初次阅读崇祯皇帝的相关传记时,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又傻又
【新闻随笔】作者:黄小异助威工具是不锈钢盆,奖品是鱼鲜果蔬,啦啦队表演是少数民族舞蹈……近日,被网友戏称为“村BA”的贵州省首届“美丽
以下是天娱数科在北京时间3月28日09:58分盘口异动快照:3月28日,天娱数科盘中跌幅达5%,截至9点58分,报6 2元,成交4 58亿元,换手率4 97%。
近日,全国草地固碳增汇标准体系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等多位国内草地生态及草地碳汇领
据衡阳市公安局:3月13日,衡阳县界牌镇一家金店发生一起黄金手镯、项链和手链被抢夺案件。衡阳县公安民警昼夜奋战,锲而不舍,驱车1000余公里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前身为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01年
本文是B站UP主叶丽萨维塔official的小说《面具之下:我和人偶演员的故事》的一篇,作者许可任何人在保留本段文字的前提下将本文分享至其他平台
记者26日获悉,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自主研发的自分泌纳米抗体CAR-T细胞药物(BZD1901)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
计划销量提高20倍!本田投身两轮车电动化浪潮-驱动号_媒体平台
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记者2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日前印发专门通知,决定从27日起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